行业动态丨全国首家!上海16家国企联合建立公益基金会破解根底研究“源头活水”难题

  2025年7月30日,上海国资完结科技金融范畴的又一项立异——上海启源国资立异策源公益基金会将正式建立。这是全国第一家由当地国有企业联合建议建立、支撑根底研究的公益基金会。

  基金会由上海部分国企建议和募资,资金将经过无偿捐献方法,支撑前瞻性、颠覆性根底研究及其效果转化。

  近年来,上海根底研究投入快速地增加、研究效果丰盛,但与世界比较存在一个问题,即投入财物金额来历单一。上海根底研究投入九成来自财政资金,没有构成多元化投入机制。反观发达国家,近一半根底研究投入来自企业与社会捐献。

  这也很好了解。根底研究周期长、危险高、短期收益不明显,企业天然倾向于集合使用研究,导致根底研究的“源头活水”不行充分。

  尽管上海企业此前建立了不少公益基金会,但投向多为村庄复兴、助学养老等,对科研服务的重视投入不行。怎么加强根底研究,推进“卡脖子”技能攻关,成为一道“必答题”。

  十二届市委七次全会要求,加强要点范畴科技攻关,推进国有企业打造原创技能策源地。现在,上海国资自动“向前一步”解题,在布局三大先导工业母基金和未来工业基金的前端,开端为根底研究引进更多资金活水,推进构成多元化投入机制。

  基金会由上海市国资委作为业务主管单位,上海世界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国盛(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国有资本出资有限公司联合建议,集合16家市属国资国企一起出资筹建。

  这么做的意图,是经过会聚国资力气,补偿企业直接投入根底研究的“动力缺口”,经过公益化运作,下降技能攻关的危险本钱。

  当然,对这些上海国企而言,启源基金会不仅仅是简略的“慈悲安排”,更是参加上海世界科技立异中心建造的重要东西。16家国企包括金融、出资、制作、交通、动力、消费等多个范畴,这种“跨范畴、多维度”的结构,能够更好地将工业需求与科研方向对接,推进根底研究效果更快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未来,基金会将成为国资体系内促进根底研究、支撑前沿技能打破、推进效果转化的中心途径。一方面,把企业技能的“痛点清单”转化为基金会的“赞助清单”;另一方面,将基金会支撑的科研效果反哺企业,推进“公益投入”向“工业价值”转化,经过概念验证、工业转化、金融支撑、园区孵化等多重途径扩大相关效果。

  一是“卡脖子”技能攻关,加速要害中心技能攻坚打破,环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上海三大先导工业的要害技能瓶颈,发掘并捐献赞助优质项目。

  二是“无人区”探究,支撑量子科技、可控核聚变、脑科学、深海深地勘探等前沿范畴的“从0到1”打破,先试先行,抢占高地。

  三是“转化链”联接,经过赞助效果转化与沟通活动,打通“实验室”到“工业端”的最终一公里。

  四是“青年人”要点支撑,基金会将加大支撑青年科学家展开高危险根底研究或概念验证,要点支撑35岁以下青年科研人员自主选题,用公益力气为科学技能人才“托底”。

  基金会将与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携手,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以及未来工业等范畴的根底研究、使用根底研究等方面,加强捐献赞助、资源赋能、信息沟通、专家资源共建等协作。基金会还将与上海市国资委“揭榜挂帅”研究课题联动,择优予以定向支撑。

  据悉,在“启源”品牌打响后,基金会将发起更多社会力气参加科技公益事业,撬动多元化资金支撑科创,推进上海科技公益从“单点打破”向“生态共建”晋级。

来源:bob官方平台    发布时间:2025-08-02 02:5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