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以数字政府建设,推动数字化的经济高质量发展?7月30日,在市政协常委会议室里,西商代表与市长面对面座谈的协商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企业代表们聚焦数字政府、数字经济等方面,分享经验、探寻发展路径。
数字政府,究竟要数字化什么?要实现政府治理的全流程、各环节优化和重塑,完成政务流程数字化、数据资源数字化与共享、治理方式数字化、公共服务数字化、政务协同的数字化。数字政府的数字化不仅是技术层面的升级,更是通过数字技术重构政务模式,最终实现“高效、透明、便民”的治理目标。
如何加快数据基础制度创新,不断释放数据价值?西安名世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姚峰建议,优化数字政务服务体系,筑牢发展“制度基石”,成立“数字消费领导小组”,建立月度联席会议制度,设立专项基金,对商户数字化改造等予以支持,设立“消费服务一件事”专区。
姚峰举例,在“i西安”政务App新增消费服务模块,集成消费券领取等20项功能,实现95%以上消费服务事项“指尖办”。培育数字人才,联合高校、协会成立“数字消费研究院”,开设数据分析师、数字营销师等定向培养班,输送专业人才。
算力即国力,智算即未来。西安科教资源富集、产业基础雄厚,在超算中心、集成电路、智能终端等领域已形成显著优势。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陕西分公司首席技术官刘磊建议,以绿色算力供给为驱动,以产业联动创新为关键,以场景融合应用为牵引,打造以智算中心为核心,以算力服务一体化运营服务,融合行业垂域大模型落地、AI赋能产业升级,以及AI“产学研用”融合创新和产业生态聚集为目标的“智能云”,为政府、行业客户、科研院所等提供新型智算服务。
刘磊建议,在强化政策引导方面,将智算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市级重点工程,给予土地、资金、能耗指标等专项支持,同时对采用AI技术应用及国产化信创技术的企业,加大税收减免与研发补贴力度,不停地改进革新机制保障,激活发展动能。
“一部手机游西安”,能轻松实现精准营销与客流调控、定向推送特色活动、热点拥堵预警等,还可以开发“盛唐元宇宙”等虚拟场景,这便是“文旅超脑”体系的一部分。在协商座谈会上,不少企业家建议政府多开放一些重点领域应用场景,推进“城市大脑”规划建设,提升城市治理数字化水平。
西安爱克斯未来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谢飞建议,加大优秀品质的内容供给力度,制定一张《西安市文旅公共数据分类分级开放清单》。围绕景区数据和文物、文化IP数字资产,明确开放范围、权限及使用规则,优先开放一批A级旅游景区数据和一级文物数字化模型。
“创新数据授权合作模式,探索授权开发脱敏脱密文旅公共数据,鼓励内容和场景创新,转化一批典型成果。开放优质IP授权,支持企业基于大唐不夜城、长恨歌等优质IP进行开发创作,打造沉浸式大空间、微短剧等产品。支持科学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由科技、工信部门牵头对接高校、科研院所及研发企业,鼓励开发XR技术及微短剧技术创新应用,打造典型案例。”谢飞说。
近年来,我市依托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和西安国家新一代AI创新发展试验区,在AI领域取得显著进展。截至2025年,陕西省AI核心产业规模预计突破300亿元,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智慧城市等领域的示范应用已初具规模。
西安西图之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刘洋建议,构建“长安云脑”城市治理AI中枢。例如:在交通治理精准化方面,借鉴延安“数治”模式(案件办结时效缩短3小时),在西安推广“一屏统管”平台,集成交通拥堵预警、突发事件AI推演等功能,提升城市韧性。在医疗普惠应用领域,推动三甲医院AI辅助诊断系统向社区下沉,提升基层诊疗准确率。
西安建筑业作为城市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柱,2023年全市建筑业总产值突破6000亿元,在城市更新领域投资占比达35%,对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贡献显著。
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布宁辉认为,可以借鉴深圳“科技回归都市”理念,在高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区域试点“无界产业园”,进一步创新更新范式,推动产业融合发展。运用数字技术,优化空间布局,力争使容积率提升30%以上,打造集科学技术研发、创新孵化于一体的产业创新中心,有效破解“人、产、城”平衡难题,实现城市空间的高效利用。
布宁辉建议,建立城市更新项目数字产业准入机制,优先引入建筑科技、工业软件等数字化的经济企业。通过政策引导,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以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带动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促进建筑领域数字化产业的繁荣。在西安,可以聚焦历史建筑智能修缮等特色方向,举办“数字更新创新大赛”,广泛征集优秀解决方案。通过赛事平台,激发行业创新活力,挖掘创新人才与技术,为城市更新项目注入新动能。
围绕深入推动产业数字化,与会企业家从建筑行业数字化谈到了时空信息产业数字化,打开了思维的天窗。
“时空信息产业是以卫星导航定位、航天航空遥感、地理信息系统、人工智能等技术为核心的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为千行百业的智慧化应用提供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化的经济高水平发展的关键支撑。”陕西天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贾友解读了时空信息产业数字化的内涵。
他表示,整合优化数据资源,打破数据孤岛,强化共享流通,建议由市政府牵头,搭建市级时空信息大数据平台,统一时空大数据标准体系,汇聚自然资源、交通、管网、地下空间、水务、城管等各类数据,对多源数据来进行清洗、整合,构建全市时空信息综合数据库,完善数据安全、隐私保护以及跨部门协同等机制,推动政务数据跨层级授权共享,释放卫星遥感、地理信息、社会属性信息等数据的价值,构建“卫星遥感+无人机+物联网”的立体动态监测体系,联合本地有资质有能力的企业和社会资本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监测网络,对重点区域实现高频次更新和监测,为建设智慧、安全的城市环境提供数据基础设施。
“扩大数字安全产业规模,围绕智能终端数据安全、工业互联网数据安全领域,推动上下游产业基于安全底座开发应用。鼓励有突出贡献的公司与高校开展深度合作,搭建企业应用仿真攻防平台,针对上述领域进行安全检验,可将检验成果推广全国。”奇安信科技西安公司总经理朱小刚建议,打造数据安全产业链,链接本地有突出贡献的公司与高校,成立数据安全研究实验室,研发智能化数据安全产品,培育一批满足高水平动态安全需求的新型本地数据安全细致划分领域企业,推动西安市数字安全产业高质量发展。
“高起点规划建设‘西安市数字产品展示中心’,让中心成为西安数字产品第一窗口和区域数字产业生态核心载体。”陕西天诚软件有限公司总裁任玉荣建议,建设西安市数字产品展示中心,打造数字产业生态核心载体。中心聚焦企业级SaaS、工业软件等标准化程度高、应用前景广的领域,科学设置行业展区、沉浸式体验区等,同步搭建线上线下一体化交易买卖平台,实现采购方与企业精准高效对接。可以引入专业化第三方运营机构,建立严格产品准入标准和动态淘汰机制,发挥产业集聚、品牌塑造与要素整合的核心平台作用。
今年4月以来,市政协围绕“加强数字政府建设 推动数字化的经济高水平发展”协商议题开展深入调研,向数千家企业发放问卷调查表,形成《调查问卷分析报告》,先后赴我市部分区县、开发区和雄安新区、杭州市、嘉兴市开展实地调研。
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市政协先后10余次召开协商座谈会领导小组会议、领导小组办公室会议以及座谈协商会议,充分听取企业家、有关部门和政协委员的意见建议,形成的调研报告包含4个方面,对应提出15条建议。
三个多小时的协商座谈,与会企业家代表踊跃建言,市政府、市政协相关领导和市级有关职能部门以及部分县(区)、开发区负责认真倾听意见、介绍政策、回应关切,让这场政商协商座谈会成了高效现场办公会。 记者 闫珅
来源:bob官方平台 发布时间:2025-08-09 16:3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