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西安正式获批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科学技术创新中心,成为继北京、上海及粤港澳大湾区之后,第四个获批建设“双中心”的城市,并计划从平台建设、未来产业布局、人才引培、科技金融结合、创新生态营造等方面加大推进力度。
金融是支持科学技术创新的重要动力源,如何以金融赋能西安“双中心”非常关注。近期,记者专访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行长魏革军,就探索构建广渠道、多层次、全覆盖、可持续的科创金融服务体系、积极打造科创金融改革创新高地,展开一场深度对话。
《金融时报》记者:当前,很多城市都在申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或科学技术创新中心,而西安能够获批建设“双中心”,您认为主要靠的是什么?
魏革军:西安之所以获批建设“双中心”,除了陕西是科教资源大省的优势外,还得益于早期开展的相关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科学技术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策略,推进科技自立自强。为落实习关于科学技术创新的重要论述和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陕西格外的重视科学技术创新,并于2021年3月启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将其打造为陕西最大的科技孵化器和科研成果转化基地,在支持“双中心”申建方面发挥了作用。平台建设目前可以说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根据有关数据,两年来陕西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数年均增长超过40%,高新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和9.8%,带动力、影响力和辐射力不断的提高,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逐步由势转能,创新优势转化为产业高质量发展优势的步伐不断加快。
为支持秦创原发展,人民银行西安分行不断加大窗口指导力度,强化信贷政策执行和落实,优化陕西科学技术创新金融服务环境,引导和督促金融机构加大对科学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一方面,围绕秦创原建设,着力完善科学技术金融政策体系,如出台《关于强化金融赋能精准有力支持西安“双中心”和秦创原高质量建设的实施建议》《关于金融支持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的若干措施》等。另一方面,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引导撬动作用,支持扩大科学技术创新领域信贷投放,截至2023年3月末,陕西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2444.53亿元,同比增长15.39%。同时,逐步扩大跨境融资外汇试点政策惠及面,持续推进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外债便利化额度试点,支持科技公司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双中心”成功申建后,秦创原创新平台建设将以此为契机,以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为牵引,以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层次地融合为主线,努力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迈出更大步伐,为全省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更强动力。为此,我们计划继续完善金融支持科学技术创新政策,加大窗口指导力度,加强货币政策工具运用,撬动更多信贷资源流向秦创原重点项目及科技公司,提升科创领域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支持秦创原科创企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增加征信有效供给,实现对科创企业的精准画像,鼓励金融机构依托平台,全力打造以征信为基础的科创客户服务新模式。
《金融时报》记者: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可通过政策的先行先试,探索有利于科创公司发展的金融服务新模式,促进金融创新与科技产业的深层次地融合。目前,陕西正在积极申建西安科创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相关工作进展和改革创新思路是什么?
魏革军:今年5月,习在听取陕西省委、省政府工作汇报时指出,陕西要实现追赶超越,必须在加强科学技术创新、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取得新突破;强化企业科学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层次地融合,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目前,陕西省政府正在申建西安科创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为推动试验区申建工作,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联合西安市政府制定并印发《关于加快推进西安科创金融改革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优化西安科创金融改革创新环境;引导金融机构围绕提升科创金融专营能力、创新科创金融理财产品等,积极开展富有区域特色的探索创新;指导地方法人银行发起成立陕西省金融学会科创金融专委会,凝聚科创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金融企业等社会力量,搭建加强科创金融领域研究探讨和实务推动的学术平台。
我们将牢记习的殷殷嘱托,着眼全国大局,立足区域实际,发挥自身优势,以申建科创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为抓手,积极探索金融服务科学技术创新的有效途径,打造服务专业、生态良好、可持续发展的科创金融体系,为科学技术创新公司可以提供广渠道、多层次、全链条、全周期的金融服务,充分的发挥科创金融促进科教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支持作用,扎实推动“两个中心”建设迈出更大步伐,由点及面,带动全局,努力为陕西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和国家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策略探索路径、贡献力量。
《金融时报》记者:小微企业是科学技术创新中最为活跃和最具发展的潜在能力的群体,目前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在支持科技型民营小微企业未来的发展方面有哪些举措?
魏革军:小微企业是我国走科技强国之路的重要力量,我认为营造有利于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加大金融支持小微企业未来的发展力度对推动我们国家科技创新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人民银行西安分行积极结合区域发展实际,完善金融政策支持体系,促进各项金融支持政策在陕加快落地,提高金融机构服务科技型民营小微企业积极性。同时,引导金融机构紧扣民营小微企业技术攻关的关键环节,充分发掘和发挥银行体系支持科学技术创新的潜力和作用,推动科技型民营小微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围绕充分激发中小微企业创新活力,西安分行不断加强货币政策工具运用和信贷政策指导,引导金融机构持续加大信贷投放。全面梳理辖内高新技术、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科创企业名单两万余家,建立科技企业信贷支持情况监测制度,促进加强银企对接。汇总21家全国性金融机构在陕分支机构70余款适用于科学技术创新再贷款的信贷产品,广泛开展宣传推介。2022年以来,科学技术创新再贷款带动21家全国性金融机构在陕分支机构向科技型中小企业发放贷款超过200亿元。强化与政府部门合作,在全省各地市政务服务大厅创设“四贷促进”(即首贷、信用贷、续贷、随借随还贷)金融服务站,为小微企业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制定民营小微信贷尽职免责自律机制工作指引,指导全省金融机构制定“敢贷、愿贷、能贷、会贷”实施细则,通过健全容错安排,有效增强基层信贷人员放贷积极性。
《金融时报》记者:陕西在金融服务“双中心”建设以及科学技术创新方面有哪些经验?成效如何?
魏革军:支持西安“双中心”建设,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生“金”,需要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能。我们发现,公司金融顾问作为推动金融更好对接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手段,可以有效缓解科创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帮助科创企业更好借助金融力量发展壮大。
为此,西安分行致力于将公司金融顾问打造为企业与金融机构的连接桥梁,在畅通金融服务渠道方面持续发力,引导金融机构以金融顾问形式支持科创企业融资。2019年,西安分行印发《关于用好“三个机制”全力做好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首次提出在全省建立金融顾问制度,其中要求金融机构依托工信部门建立的中小微企业名单库,以金融顾问的形式加强银企沟通和业务衔接,为辖内的民营企业、小微公司可以提供更加高效的综合性金融服务。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全省各类金融顾问围绕4万余家名单内企业,以金融顾问的形式分批次开展对接,累计发放贷款5765.4亿元,名单内企业对接率、获贷率近100%。
从数据来看,效果比较显著,也增强了我们的信心。下一步我们准备逐步优化辖内金融顾问制度体系,促进科创企业融资,推动西安“双中心”建设。一是探索建立标准化工作机制,鼓励金融机构试点设置公司金融顾问专岗或服务团队,支持从业人员获取公司金融顾问认证,在此基础上选聘一批综合素养高、业务能力强的金融骨干,组建省级金融顾问团。二是组织金融顾问团立足自身专业优势,深入政府、园区、企业,为科创企业等提供金融政策宣导、融资融智支持、发债(上市)辅导、金融风险防范等综合性服务。三是发挥全省“四贷促进”金融服务站贴近基层的优势,搭建定期交流平台,结合各市(区)经济特点和产业特色,形成差异化的金融顾问服务模式。同时,积极支持地方政府将金融顾问开展情况纳入有关激励考核体系,推动优化区域融资环境。
来源:bob官方平台 发布时间:2025-06-17 03:05:27